《一代文学巨匠,百年交流桥梁》——驻新潟总领事孙大刚为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在《河北新报》发表署名文章
2021/09/22

  2021年9月20日,为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,孙大刚总领事在领区主流媒体《河北新报》发表题为《一代文学巨匠,百年交流桥梁》的署名文章,全文如下:

 

  “在我所认为我师之中,他是最使我感激,给我鼓励的一个。”

  这是鲁迅对其恩师藤野严九郎的评价。1904年至1906年,鲁迅在仙台医科专门学校(东北大学的前身)留学。期间,他同解剖学教授藤野严九郎结下深厚的师生友谊,并在这里坚定了改造中国国民精神的远大志向。阔别仙台20年后,鲁迅将这段经历写成《藤野先生》一文,为中日民间友好增添了一段动人故事,更使仙台这座位于日本东北的“森林之都”在中国广为人知。

  今年是鲁迅诞辰140周年,距离他逝世也已过去85年。穿越百年时光,这位文学巨匠留下的丰厚文化遗产,依然影响深远。当年他为中日民间交往和文化交流事业播下的友谊种子,已然枝繁叶茂。

  鲁迅是中日民间友好的实践者。鲁迅生活的年代,中日关系正经历一段不幸的历史。但他始终将日本军国主义者和日本人民分开对待。他既在《友邦惊诧论》等文章中严厉抨击日本军国主义行径,同时也广泛结识对中国前途命运心怀善意的日本友人,提出“日本和中国的大众,本来就是兄弟”。曾有人通过《鲁迅全集》统计,与鲁迅相识的日本友好人士,仅有记载的就达160余位。其中就包括藤野严九郎、内山完造等代表性人物。在鲁迅逝世后,内山继续致力于推广鲁迅作品,后担任日中友协首任理事长,为中日民间友好贡献力量。同时,藤野先生等日本友人的后人和鲁迅的后人至今仍保持交往,友好的火种依然在世代传承。

  鲁迅是中日文化交流的促进者。鲁迅将夏目漱石、森鸥外等日本名家的作品介绍到中国,《现代日本小说集》中就收录了他的11篇译作。同时,上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,日本也出现了译介鲁迅作品的高潮。1937年,日本改造社出版《大鲁迅全集》,成为世界上首部鲁迅全集。1944年,太宰治以鲁迅为主人公,创作长篇小说《惜别》。鲁迅的《故乡》一文,入选中日两国的语文教材,成为数代中日民众的共同记忆。以文学为媒,鲁迅为中日民众架起了增进理解、互学互鉴的桥梁,打开了一扇文化交流之窗。今天,日本各地仍活跃着众多鲁迅研究团体,这扇窗依然敞开。

  鲁迅鼓舞着推进中日友好的后来者。中日两国有着两千年的友好交往历史,形成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。在这段漫长的历史进程中,仙台与鲁迅相遇,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。1998年,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访问日本。作为中国国家元首的首次正式访日,当时除东京等地外,还专程赴仙台访问,并留下“东瀛禹域谊相传”的诗句,为中日友好交流再添佳话。今天,拥有百余年历史的“鲁迅阶梯教室”已成为东北大学校园内的亮丽名片。该校的中国留学生,从当年的鲁迅一人,增长到如今的上千人。在校舍不远处,是鲁迅的住宿地,那里正在兴建一座纪念公园……百年光阴荏苒,今日之仙台已成为深受中国游客青睐的访日目的地之一,寻访鲁迅在当地的足迹通常是重点行程。仙台开通了赴大连和北京的航线,并与长春结为友城,近四十载地方交流合作成果丰硕。端起历史的望远镜,我们会发现,正是中日各界一位位的“鲁迅”,各地一座座的“仙台”,让民间交流和地方友好共同构筑起中日关系的强韧纽带。

  当前,受疫情等因素影响,中日间的交流合作、特别是人员往来仍受到一定限制。但正如鲁迅在《随感录》中所说,路是“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”,困难往往促成突破,危机之中蕴含转机。期待中日双方一道,以明年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为契机,继承友好传统,立足百年变局,深化交流合作,共同开辟两国关系的美好未来。